光伏組件方陣:由太陽電池元件(也稱光伏電池組件)按照系統需求串、并聯而成,在太陽光照射下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輸出,它是太陽能光伏系統的部件。
蓄電池:將太陽電池元件產生的電能儲存起來,當光照不足或晚上、或者負載需求大于太陽電池元件所發的電量時,將儲存的電能釋放以滿足負載的能量需求,它是太陽能光伏系統的儲能部件。目前太陽能光伏系統常用的是鉛酸蓄電池,對于較高要求的系統,通常采用深放電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深放電吸液式鉛酸蓄電池等。
相信大家都知道電子帶負電,在失去電子后空穴帶著正電這個常識,太陽能發電的原理就是依靠著這個常識,太陽能的光伏板的構造主要材料,是半導體晶體硅在制作時光伏板時,摻雜少量磷的是N型硅,易吸引電子,而摻雜了少量硼的是P型硅,易產生空穴,當這兩種硅結合在一起時,交界處會形成一個P-N結,這個結具有單向導電性,是很多電子技術的物質基礎,而光伏板就相當于是一大塊P-N結板,每當太陽照射在光伏板上時,就會吸收一個光子,從而產生一對電子和空穴,但是在兩個還沒有結合時,內部的電荷場就會強行將兩者分離,電子會流向N區帶著負電,空穴則會流向P區帶著正電,就這樣形成了一正一負的電勢差,當存在電勢差的電荷在通過導體自由移動的時候,就會滿足電流形成的條件 從而完成光能向電能的轉換,人類將這樣的轉換,分為光伏和光熱兩個大類別,不過這兩者在發電的工藝上,有著各自的優劣勢。
太陽能發電的優勢
通過對生物質能、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等幾種常見新能源的對比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太陽能發電具有以下優勢。
(1)光伏發電具有經濟優勢。
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太陽能利用的經濟性:一是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在接收太陽能時不征收任何“稅”,可以隨地取用;二是在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下,有些太陽能的利用已具經濟性。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類開發利用太陽能技術的突破,太陽能利用的經濟性將會更加明顯。如果說20世紀是石油的世紀,那么21世紀則是可再生能源的世紀(太陽能的世紀)。
從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建設成本來看,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大規模應用和推廣,尤其是上游晶體硅產業和光伏發電技術的日趨成熟,建筑房頂、外墻等平臺的復合開發利用,每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建設成本越來越低,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已具有同樣的經濟優勢,而且隨著國家平價的政策推行,其普及會越來會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