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太陽能光伏組件的產能,及時排查損壞光伏組件,減少人力成本,提高運維服務效率,成為各大太陽能電站的重要解決問題。
號為201010262331.4的發明《光伏組件用接線盒的監測方法》提出的監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在接線盒內部設置電信號采集點,采集接線盒內的電壓、電流、溫度和磁通量信號,采集的信號傳入信號檢測盒;
b、信號檢測盒將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處理計算后所得數據通過信號輸出端口輸出;
c、數據傳輸通道將信號輸出端口輸出的數據傳輸到終端監控器;
d、終端監控器對接收的數據進行識別,并確認對應接線盒所在的光伏電池組件的區域;
e、終端監控器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判斷接線盒的工作狀態,確定接線盒所對應的光伏電池片串的實時工作狀況,定位找到損壞的電池片。
該僅能監測光伏組件狀態,無法遠程對損壞的光伏組件進行處理,還需工作人員前往現場進行處理,無法解決單個光伏組件損壞造成發電效率降低的問題,功能較為單一。
地坑底部鋪一層厚度為150mm的灰土并夯實。灰土的配合比(體積比)為2:8,灰土中的土料優先采用從地坑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使用前應過篩,其粒徑不得大于15毫米。灰土施工時,應適當控制含水量,檢驗方法是:用手將灰土緊握成團,兩指輕捏即碎為宜,如土料水分過多或不足時,應晾干或灑水潤濕。灰土應拌和均勻,顏色一致,拌好后及時鋪好夯實,不得隔日夯打;
清除地坑中的浮土及雜物,邊坡必須穩定。制作地基水泥基礎:選用合適的水泥、沙和沙石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填入地坑中,每填充200mm~250mm夯實一次,確保填充結實;當填充的混凝土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時(參照圖紙),于合適位置放入地籠和穿線管(關口必須采用東西堵住,避免在施工過程中泥沙灌入管內堵塞穿線管),然后繼續填充。此時在填充混凝土時,要保證地籠或地腳螺栓垂直于水平面;路燈地基強度不小于C25,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機雜物,含泥量不宜超過3%。碎石或卵石大粒徑不宜大于50毫米;
所填充的混凝土應高于底面10mm~15mm,同時必須保證地基上表面及水泥槽上表面的水平(采用精度為0.02/1000 水平儀進行測量、誤差不超過兩個格),并進行拋光處理;
蓄電池組容量設計:蓄電池是用來將光伏陣列產生的電能(直流)存儲起來供后級負載(逆變器和交流負載)使用的部件,電池壽命由許多因素決定如放電速率,放電深度,循環次數和工作溫度等,蓄電池的容量對保證連續供電是極其重要的。太陽能方陣每日所發電量除供設備消耗外,還要多出一部分電量存儲到蓄電池內以備夜間及陰雨天使用。根據”設計規范”,設計中所配置的蓄電池組總容量應按如下公式計算:
其中: Q: 蓄電池組容量(Ah);K:安全系數,取1.25;I:負荷電流(A);T: 放電小時數(h);η:放電容量系數; t: 實際電池所在地低環境溫度數值;α: 電池溫度系數(1/℃),當放電小時率≥10時,取α=0.006; 當放電小時率≥1時,取α=0.008;當放電小時率<1時,取α=0.01。